| 001 |
單選題
|
社會區分階級是常見的現象,但依據的理論基礎各異。下列哪一社會...
|
|
| 002 |
單選題
|
一份雜誌強調要「去遺傳的科舉思想,進於現世的科學思想;去主觀...
|
|
| 003 |
單選題
|
1990年代,有一位作家在〈一種逝去的文學?〉的文章中說:「那邊要統,這...
|
|
| 004 |
單選題
|
史家指出,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「有極關重要者四事」:一為中國版...
|
|
| 005 |
單選題
|
有位日本高級官員說:「為了讓本島人與內地人無所差異,又有必要...
|
|
| 006 |
單選題
|
某書描述:「各國的作家和思想家在這裡均可受到熱烈招待。這裡出...
|
|
| 007 |
單選題
|
「如果上帝啟示獲利的機會,則選民必須遵循上帝的召命而用心追求...
|
|
| 008 |
單選題
|
一位史家討論英國婦女地位的變化說:「政府部門急遽膨脹與男子短缺,使婦女的...
|
|
| 009 |
單選題
|
1860年代以後,台灣政治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轉移至北部,其主要原因為何?
|
|
| 010 |
單選題
|
歷史家評論某一政權,指出:「他的帝國實為新、舊秩序的混合。一...
|
|
| 011 |
單選題
|
報紙報導某次大選是:「一場富有歷史意義的選舉,投票所外排隊的人潮長達一哩...
|
|
| 012 |
單選題
|
官員質問某人:「這些是你的書嗎?你會撤銷你的主張嗎?」這人堅...
|
|
| 013 |
單選題
|
有一國家的統治者實施開明專制,積極支持地主階級,使他們成為國...
|
|
| 014 |
單選題
|
有一個文學派別,不再強調感情與辭藻,而著眼於描繪具體的事實,...
|
|
| 015 |
單選題
|
根據右圖這幅標題為「英格蘭白人奴工」的版畫內容推測,「英格蘭白人奴工」所...
|
|
| 016 |
單選題
|
某篇論文指出:一位君主因為信佛者甚眾,影響國計民生,所以強迫...
|
|
| 017 |
單選題
|
史書描述某一民族因人口過剩而向外殖民,指出:這一個民族移殖所...
|
|
| 018 |
單選題
|
漢初一位學者稱許某學派「序君臣上下」的論點,認為有助於政治秩...
|
|
| 019 |
單選題
|
一位生長於魚米之鄉的湖湘子弟,在家書中提到軍旅生活說:駐地「...
|
|
| 020 |
單選題
|
某一部族領袖感嘆:從祖先遷居中國境內之後,常受漢人欺凌,雖有...
|
|
| 021 |
單選題
|
資料一:法律規定,夫妻口角後,妻上吊自殺,丈夫不受處分。如果是夫因此上吊...
|
|
| 022 |
單選題
|
長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後農業發達,一向是糧食輸出區;但明末以來,...
|
|
| 023 |
單選題
|
一位臺灣士紳為慶祝戰爭結束,寫了一副對聯:「四百餘里鯤鯓已去...
|
|
| 024 |
單選題
|
宋代城市的規模、機能與城市生活型態,有延續前代而發展,也有因...
|
|
| 025 |
單選題
|
周代宗法制度是國家權力繼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礎,強調「親親」、「...
|
|
| 026 |
單選題
|
一位地方官員約束粵莊人民,不准參與漳、泉械鬥,並要求他們自備...
|
|
| 027 |
單選題
|
中國有一宗教,淵源於古代巫祝的傳統與方術中追求長生的思想;因...
|
|
| 028 |
單選題
|
某人宣示:你們要遵守我的誡命,不可與你們要去的那地方的居民妥...
|
|
| 029 |
單選題
|
歷史上某一時代農民的處境為:必須負擔力役和實物租稅,不能任意...
|
|
| 030 |
單選題
|
某博物館收藏一塊石版浮雕,如右圖。從浮雕的內容判斷,這塊石雕最可能的來源...
|
|
| 031 |
單選題
|
有一時期,政府曾查禁多種書刊,包括《今日之中國》、《亞細亞月...
|
|
| 032 |
單選題
|
人類為了適應環境,往往因地制宜,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質文化...
|
|
| 033 |
單選題
|
有位學者感嘆:竟然有儒者固守舊說,不了解社會變化,仍將工商業...
|
|
| 034 |
單選題
|
清末內憂外患頻仍,政府為因應變局,乃進行多次改革。其中廢除八...
|
|
| 035 |
單選題
|
一份西方的航海日記記載來台貿易的情景,指出:海岸多沙丘,叢林...
|
|
| 036 |
多選題
|
1851年5月,英國人舉辦「萬國博覽會」,在倫敦的海德公園興築了一座「水...
|
|
| 037 |
多選題
|
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前期,許多歷史家相信,歷史研究可以去除主觀...
|
|
| 038 |
多選題
|
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有大型宮殿,有些歷史學者...
|
|
| 039 |
多選題
|
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不久,頒佈了一連串的命令以展現新國家新氣象...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