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001 |
單選題
|
茶葉覆炒及團揉過程中,若於高溫下持續團揉過久,則茶葉外觀色澤...
|
|
| 002 |
單選題
|
在良好製茶環境與技術情形下,若製作包種茶之茶菁原料太粗老,易...
|
|
| 003 |
單選題
|
在良好製茶環境與技術情形下,若製作包種茶之茶菁原料太嫩,易使...
|
|
| 004 |
單選題
|
夏季由於氣溫高、日照足,因此夏季製作的包種茶較春季為
|
|
| 005 |
單選題
|
製茶廠室溫愈低,若茶葉發酵程度不足,則所製之成茶品質易呈
|
|
| 006 |
單選題
|
製作凍頂烏龍茶揉捻之前需完成的步驟為何?
|
|
| 007 |
單選題
|
幼嫩茶菁所製之成茶,其烘焙溫度比粗老茶菁
|
|
| 008 |
單選題
|
包種茶製造時,含水量較高之幼嫩茶菁其製造成品,色澤易呈現
|
|
| 009 |
單選題
|
一般形狀粗鬆之文山包種茶,是由於茶菁原料
|
|
| 010 |
單選題
|
一般形狀緊結之包種茶,是由於茶菁原料
|
|
| 011 |
單選題
|
氮肥施用過多,茶菁鮮葉顏色濃綠,水份含量高,製成之包種茶色澤...
|
|
| 012 |
單選題
|
氮肥施用過多,茶菁鮮葉顏色濃綠,水份含量高,製成之包種茶香氣...
|
|
| 013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類其發酵(氧化)作用屬
|
|
| 014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需萎凋及攪拌等製程,其中水色較偏綠者為何種茶類...
|
|
| 015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需萎凋及攪拌等製程,其中水色較偏黃紅者為何種茶...
|
|
| 016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需萎凋及攪拌等製程,其中香氣較偏清香者為何種茶...
|
|
| 017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需萎凋及攪拌等製程,其中香氣較偏熟果香者為何種...
|
|
| 018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需萎凋及攪拌等製程,但不需團揉製程之茶類為
|
|
| 019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需萎凋及攪拌等製程,且需團揉製程之茶類
|
|
| 020 |
單選題
|
臺灣特色茶中需萎凋、攪拌及團揉製程之茶類
|
|
| 021 |
單選題
|
臺灣特色茶中屬重發酵而不需烘焙之茶類
|
|
| 022 |
單選題
|
臺灣特色茶中屬輕發酵而不以烘焙產生焙火香之茶類為
|
|
| 023 |
單選題
|
東方美人茶製程中,日光萎凋完成時之茶菁重量減少率約
|
|
| 024 |
單選題
|
東方美人茶製程中,下列何者不是實施「濕布靜置回潤」製程之目的...
|
|
| 025 |
單選題
|
文山包種茶屬
|
|
| 026 |
單選題
|
下列部分部分發酵茶類中,烘焙程度最重之茶類為
|
|
| 027 |
單選題
|
在相同製茶環境下,下列何項操作之茶菁鮮葉重量減少最多?
|
|
| 028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經日光萎凋製程之茶菁鮮葉,下列何者現象有誤?
|
|
| 029 |
單選題
|
同屬部分發酵茶,下列何者是青茶類及白茶類必要之製程?
|
|
| 030 |
單選題
|
凍頂烏龍茶之發酵程度係控制於下列何項製程?
|
|
| 031 |
單選題
|
東方美人茶之發酵是由於
|
|
| 032 |
單選題
|
下列何種茶類係由茶葉本身自有的酵素來發酵?
|
|
| 033 |
單選題
|
下列何者不是部分發酵茶製程中進行「攪拌」之目的?
|
|
| 034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殺菁及乾燥製程係因
|
|
| 035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程中其發酵程度與
|
|
| 036 |
單選題
|
臺灣特色茶中屬輕萎凋、輕攪拌及單炒單揉製程之茶類
|
|
| 037 |
單選題
|
臺灣特色茶中屬重萎凋、重攪拌及單炒單揉製程之茶類
|
|
| 038 |
單選題
|
臺灣特色茶中其發酵程度輕重為
|
|
| 039 |
單選題
|
使用層積式萎凋設施製作包種茶時,該設施可控制其
|
|
| 040 |
單選題
|
凍頂烏龍茶製作時,必須經日光及室內萎凋製程,因受到_______的逆境條...
|
|
| 041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時,必須經攪拌製程,因受到
|
|
| 042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時,造成滋味淡薄的原因,下列何者敘述有誤?
|
|
| 043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作時,造成菁澀味的原因,下列何者敘述是錯誤?
|
|
| 044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程中,鐵觀音茶其發酵程度介於
|
|
| 045 |
單選題
|
以相同茶菁原料製造部分發酵茶,下列何種茶類之兒茶素類含量被氧...
|
|
| 046 |
單選題
|
以相同茶菁原料製造部分發酵茶,下列何種茶類之兒茶素類含量被氧...
|
|
| 047 |
單選題
|
若天候乾燥,採摘茶菁欲製造包種茶時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
|
|
| 048 |
單選題
|
包種茶團揉製程時,將初乾之茶葉可利用何種機具先行加熱,再裝入...
|
|
| 049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程中,「解塊」的主要目的與下列何者無關?
|
|
| 050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室內萎凋製程中,下列何者萎凋環境條對茶菁失水速率較...
|
|
| 051 |
單選題
|
下列四種烘焙機何者操作較為方便、省時及省力?
|
|
| 052 |
單選題
|
椪(膨)風茶製造時,其日光萎凋及攪拌程度分別較凍頂烏龍茶為
|
|
| 053 |
單選題
|
操作殺菁機時若殺菁筒不轉動時,應檢查
|
|
| 054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程中使用布球揉捻機,下列操作何者有誤?
|
|
| 055 |
單選題
|
包種茶精製篩分過程中,俗稱「茶角」是屬
|
|
| 056 |
單選題
|
「初製茶」又稱為
|
|
| 057 |
單選題
|
凍頂烏龍茶須加以「烘焙」,以提高其香味品質及賦予宜人的
|
|
| 058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的烘焙技術是藉由
|
|
| 059 |
單選題
|
凍頂烏龍茶精製過程中,其烘焙程度較下列何種茶類低?
|
|
| 060 |
單選題
|
高山茶精製過程中,其烘焙程度通常較下列何種茶類低?
|
|
| 061 |
單選題
|
炒菁機(以瓦斯為熱源)之規格大小一般以何種計量單位認定?
|
|
| 062 |
單選題
|
製作優質部分發酵茶製程中,俗稱「走水」是指茶菁水分散失 不
|
|
| 063 |
單選題
|
部分發酵茶製程中,若攪拌不足造成「發酵不足」,通常香氣易呈現
|
|
| 064 |
單選題
|
以下茶類何者在製造過程中茶葉成分變化最少?
|
|
| 065 |
單選題
|
不發酵茶製造過程中不含下述何種步驟?
|
|
| 066 |
單選題
|
茶葉發展史中最早出現的茶類為
|
|
| 067 |
單選題
|
不發酵茶製造過程中炒菁的目的主要在於
|
|
| 068 |
單選題
|
綠茶炒菁時如使用圓筒炒菁機,圓筒上之錶溫為
|
|
| 069 |
單選題
|
煎茶的殺菁以何種方式為之?
|
|
| 070 |
單選題
|
在所有茶類中製程時間最短者為
|
|
| 071 |
單選題
|
不發酵茶如炒菁過度,不會出現下列何種現象?
|
|
| 072 |
單選題
|
下列何種成分,綠茶較其他茶類含量較低?
|
|
| 073 |
單選題
|
不發酵茶炒菁的方式大多採用
|
|
| 074 |
單選題
|
下列那一種化學成分與不發酵茶之品質較為有關?
|
|
| 075 |
單選題
|
下列成分何者在茶菁中含量最多?
|
|
| 076 |
單選題
|
茶湯中刺激中樞神經之主要成分為
|
|
| 077 |
單選題
|
茶湯中含量最多的成分為
|
|
| 078 |
單選題
|
製造綠茶時,一般幼嫩的茶菁揉捻時宜採
|
|
| 079 |
單選題
|
茶葉中之咖啡因含量約為
|
|
| 080 |
單選題
|
製造傳統綠茶第一步驟為
|
|
| 081 |
單選題
|
下列何種茶類兒茶素含量較高?
|
|
| 082 |
單選題
|
全球年產綠茶最多的國家是
|
|
| 083 |
單選題
|
一般而言,不發酵茶幼嫩的茶菁揉捻時間應比成熟的茶菁
|
|
| 084 |
單選題
|
嫩採茶菁製造碧螺春時以高溫短時間方式炒菁,其成茶色澤大多呈現
|
|
| 085 |
單選題
|
碧螺春製程中乾燥溫度宜控制在
|
|
| 086 |
單選題
|
綠茶製程中若炒菁溫度太低且時間太長,成茶品質易有
|
|
| 087 |
單選題
|
製作碧螺春之製茶率(成茶重/茶菁重)約為
|
|
| 088 |
單選題
|
綠茶炒菁之目的與下列何者無關?
|
|
| 089 |
單選題
|
製造傳統碧螺春之基本流程為
|
|
| 090 |
單選題
|
製造條形紅茶的第一步驟為
|
|
| 091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不含下列那一個步驟?
|
|
| 092 |
單選題
|
兒茶素含量在茶製造過程中減少最多的茶類為
|
|
| 093 |
單選題
|
紅茶製造過程中,葉綠素的含量變化為
|
|
| 094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的發酵步驟,除了茶菁本身所含的多元酚氧化酵素及兒茶...
|
|
| 095 |
單選題
|
紅茶製造的基本流程為
|
|
| 096 |
單選題
|
下列那一種茶類在發酵製程中,其相對濕度需保持在 90%以上?
|
|
| 097 |
單選題
|
傳統條形紅茶製程中,茶菁萎凋程度其重量宜減去
|
|
| 098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,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?
|
|
| 099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,補足發酵時之室溫宜採
|
|
| 100 |
單選題
|
嫩採之茶菁製作紅茶時,其揉捻壓力之調整宜採
|
|
| 101 |
單選題
|
紅茶乾燥之溫度宜控制在
|
|
| 102 |
單選題
|
下列何種製茶機械設備,不屬於一般紅茶製造使用機械?
|
|
| 103 |
單選題
|
下列紅茶製程中何者較為耗時?
|
|
| 104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補足發酵時,一般葉溫變化呈
|
|
| 105 |
單選題
|
有關紅茶補足發酵製程之速率,下列敘述何者正確?
|
|
| 106 |
單選題
|
有關紅茶揉捻製程,下列敘述何者為宜?
|
|
| 107 |
單選題
|
在紅茶萎凋製程時,室內相對濕度愈大,對萎凋速度之變化為
|
|
| 108 |
單選題
|
在紅茶萎凋製程中,當室內相對濕度高時,如採自然萎凋則茶菁攤葉...
|
|
| 109 |
單選題
|
在紅茶萎凋製程中,下列何者有誤?
|
|
| 110 |
單選題
|
為提升成茶品質,傳統條形紅茶製程中,其揉捻加壓力道
|
|
| 111 |
單選題
|
紅茶萎凋製程中,室內相對濕度最適範圍約
|
|
| 112 |
單選題
|
紅茶製造下列何者與發酵速度無關?
|
|
| 113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,下列何者不是發酵室的基本要求?
|
|
| 114 |
單選題
|
紅茶所含有的物質成分較其他茶類為多?
|
|
| 115 |
單選題
|
有關紅茶製造之萎凋過程,下列敘述何者錯誤?
|
|
| 116 |
單選題
|
紅茶中的茶紅質是由茶菁何種物質氧化生成?
|
|
| 117 |
單選題
|
下列何種物質不存在於「紅茶乳化」現象中?
|
|
| 118 |
單選題
|
下列何種物質的含量在紅茶製程中幾乎不發生變化?
|
|
| 119 |
單選題
|
優質條形紅茶之外觀宜
|
|
| 120 |
單選題
|
構成紅茶茶湯水色之主要成分為
|
|
| 121 |
單選題
|
有關紅茶製程中的補足發酵之步驟,下列敘述何者是錯誤的?
|
|
| 122 |
單選題
|
紅茶中的茶紅質與下列何種成分之含量比例與品質有關?
|
|
| 123 |
單選題
|
有關傳統紅茶製程中之揉捻步驟,下列敘述何者錯鋘?
|
|
| 124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的揉捻步驟,其目的和其他茶類(綠茶、包種茶)不一樣的作用為?
|
|
| 125 |
單選題
|
在傳統紅茶製程中的萎凋方式,下列何者不宜採用?
|
|
| 126 |
單選題
|
傳統紅茶製程中,茶菁發酵速率急增是在哪一步驟?
|
|
| 127 |
單選題
|
下列對於不發酵茶的敘述何者為非?
|
|
| 128 |
單選題
|
下列何者是於製造綠茶的機具?
|
|
| 129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,揉捻應使葉肉細胞損傷率約
|
|
| 130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,機械揉捻時間大多採
|
|
| 131 |
單選題
|
紅茶製程中,渥堆補足發酵時間大多採
|
|
| 132 |
單選題
|
傳統紅茶製程中,不經過下列何者步驟?
|
|
| 133 |
單選題
|
何者為傳統紅茶製程中必要步驟?
|
|
| 134 |
單選題
|
下列何種茶類不須經多元酚氧化酵素的作用?
|
|
| 135 |
單選題
|
下列製茶機具,主要用途是
|
|
| 136 |
單選題
|
下列製茶機具,主要用途是
|
|
| 137 |
單選題
|
圖示為製茶過程中之何項步驟?
|
|
| 138 |
單選題
|
圖示為製茶過程中之何項步驟?
|
|
| 139 |
單選題
|
圖示之製茶機具俗稱
|
|
| 140 |
單選題
|
圖示之製茶機具俗稱
|
|
| 141 |
單選題
|
圖示之製茶機具俗稱
|
|
| 142 |
單選題
|
圖示中之製茶機具主要用途為
|
|
| 143 |
單選題
|
圖示中之製茶機具主要用途為
|
|
| 144 |
單選題
|
圖示中之揉捻機主要用途係製作
|
|